Hi~ o(* ̄▽ ̄*)ブ,小橘子们!
昨天橘子刷到了这样一条微博⬇️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大家对这双大眼睛有印象吗?
这一双清澈干净、充满求知欲眼睛的主人是贫困山区的一名儿童,叫苏明娟。
或许我们不曾听过她的名字,
但她的这澄澈的双眼睛当初可是代表了整个希望工程的。
事情还得从1991年,
北京记者解海龙偶然的一次工作说起,
当时他所在的单位要为希望工程拍摄宣传照片,
随后机缘巧合下找到了条件艰苦的张湾村小学。
这个村子是没有专门设立的学校,
所谓的小学不过是村里年久失修的祠堂改建而来的,
教室门是破的,四周的墙壁都没有安装窗户,
教室里没有灯,光线也是十分地昏暗。
但哪怕是这样,
依旧阻挡不了的是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。
教室里坐满的学生和朗朗的读书声都透露着几个字:我想读书!
解海龙深深地被这种氛围所打动,
出于本能的他拿起了手中的相机,
打算拍一些照片记录下来。
而快门不断的“咔嚓”声引起了苏明娟的注意,
正在写作业的她抬起了头,
最终诞生了最上面那张照片。
苏明娟是不幸的,在这种环境下生活读书;
但苏明娟也是幸运的,这张照片使她的情况被看见了她的命运也就此改变。
也许是苏明娟的眼睛太过震撼人心,
在登报后苏明娟一夜成名,
1997年苏明娟成为了当时年纪最小共青代表,
还被邀请到北京参加全国大会。
但有时起点太高并不一定是好事,
大家关注的本质似乎不再是孩子的学习问题,
为了采访这个“名人”,不少媒体抢破脑袋,
而苏明娟投入到学习之中的时间也是少之又少。
直至1999年,16岁的苏明娟中考失利,面临着不能上高中的窘境,
在得知这个情况后,当地的一所高中破格将她录取。
因为事情的特殊性,高中同学们也是议论纷纷,
苏明娟每天听着各种各样的声音,
最终说服不了自己的苏明娟,第一次有了逃离这里的想法,
逃学,离开被议论声包围的学校。
而这件事情被解海龙知道后焦急的他只能喊话各媒体:
希望大家尽量把目光放在希望工程本身,
而不是用聚光灯毁掉一个孩子,一个艰难求学的学生。
此话一出,让远在学校的苏明娟陷入了深思,
小时候的自己没钱读书,
现在有机会读书了凭什么不珍惜这个机会,
很快她就想通,渐渐地也淡出大众视野,成为了一个普通的高中生。
2002年苏明娟奋战三年之后,
通过高考考上了安徽大学职业技术学院,
走出了生活18年的张湾村,成为了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。
考上大学之后苏明娟做的第一件事情,
便是把自己每个学期900元生活补贴转给别的贫困生,
从伞下遮雨的人渐渐地变成了撑伞的人。
她进入了中国工商银行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,
会积极参支教活动,到偏远的山区讲述自己的经历,
鼓励更多的孩子学习克服困难⬇️
连续多年参加安徽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举办的慈善拍卖捐赠活动⬇️
代表安徽省共青团代表参加全国会议⬇️
自费拿出3万启动资金,成立了“苏明娟助学基金”,
用自己的力量,帮助那些因为贫困无法继续读书的孩子们⬇️
还作为中央金融系统代表团的一员出席了二十大会议⬇️
其实除了苏明娟这组照片还有一位主人公,
大鼻涕男孩——胡善辉,
他02年应征入伍,因训练成绩突出,还被连队评为“优秀士兵”,
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,
而所谓的“官僚”指的是安徽省团委副书记,
后面苏明娟还为此专门解释过,
她担任副书记只是为了能够拥有更多途径与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,
并涉及参与行政和领取相关的行政报酬。
最近她作为励志人物参与了访谈类节目的录制,
节目中她表示这几年也一直有在坚持帮助他人,
所以无论如何从客观来说,
苏明娟确实成为了一名对国家和人民有贡献的人。
夸奖的话可以脱口而出,
但批评甚至污蔑的话需三思而后行。
“因为自己淋过雨,所以想给别人撑把伞,尽我所能,
帮助那些像我一样的孩子们实现上学梦。”
橘子也希望从今往后每个小朋友都有良好的生活环境,
无需为读书而发愁!
最后一句
世界以痛吻我,我仍报之以歌。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2 亚洲礼仪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1 联系邮箱:5 516 538 @qq.com